|
消毒柜的消毒方式及工作原理消毒柜的消毒方法和工作原理:消毒柜消毒方法分为紫外线消毒、臭氧消毒、高温消毒、臭氧紫外线消毒等,以下是其工作原理。 大家对于消毒柜并不陌生,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,家家户户都备有消毒柜。市场上的消毒柜种类有很多,对于这些种类大家了解多少呢?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消毒柜的消毒方式。 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个人卫生、饮食习惯外,餐具的清洁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。消毒柜是目前家庭主要的餐具消毒途径,消毒柜的尺寸大小是每一个购买消毒柜的朋友不得不考虑的,因为这关系到厨房消毒柜的安装和摆放问题。消毒柜主要分为了嵌入式消毒柜、立式消毒柜、壁挂式消毒柜,不同的消毒柜可适配不同的厨房空间。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消毒柜常见的消毒方式和其工作原理。 1.紫外线消毒。 利用紫外线灯对食具表面进行光照灭菌,利用紫外线光波的杀菌能力,通过C波段200-2755nm紫外线照射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,改变其DNA结构可以杀死细菌。适用于玻璃塑料等低耐热餐具消毒,能快速杀灭大肠杆菌。紫外线通常由低压紫外线管产生。 紫外线是波长在可见光范围之外的短波。根据波长范围可分为短波。A,B,C三个波段和真空紫外线。其中,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C波段紫外线,特别是波长为254nm左右紫外线就很好。 2.臭氧消毒。 消毒柜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能对餐具进行消毒。紫外线臭氧灯管利用波长小于200nm紫外线电离空气中的氧分子,然后聚合产生臭氧。其化学性质活跃,能杀灭细菌手繁殖体和芽松、病毒、真菌等,破坏肉毒杆菌毒素。臭氧在室温下可以还原成氧气,不会污染环境。 消毒柜中紫外线杀菌灯的发光谱主要为254nm和185nm、254nm紫外线照射微生物DNA杀菌。185nm空气中的紫外线O2变成O3(臭氧),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,能有效杀灭细菌,臭氧的弥散性只能弥补紫外线只沿直线传播的缺点,消毒留有一定死角。 3.红外线消毒。 使用加热管加热餐具,可快速达到高温,有效杀灭肝炎病毒和常见大肠杆菌、黄葡萄球菌等肠道传染病毒。红外消毒一般控制在120度℃,持续20min,通过常闭温控器实现温度控制。当消毒柜内温度超过120℃温控器断开时,红外灯管停止工作;柜内温度基本保持在120℃,实现高温消毒过程。 各消毒柜的工作原理: 1.高温电子消毒柜的工作原理:主要由箱体、盘杯架、远红外石英电热管、密封盘双金属板温控器、柜门、电源开关、指示灯、电源线等组成。它利用远红外石英电热管加热产生高温进行消毒。 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,通过辐射向外传播,热效应好,可达到125℃左右高温,特别容易被生物体吸收。当细菌吸收的热能超过其承受极限时,它们自然会被激活“热”死。 电子消毒多由计算机控制,有定时开关,并有定时开关,VFD动态显示等功能。按下电源按钮后,电路连接并开始消毒。如果柜内因某种原因异常工作,温控器失灵,超温保险丝自动保险丝,起到保护作用。 2.双功能消毒柜的工作原理: 双功能消毒柜是一种具有高温消毒和臭氧消毒功能的电子消毒柜。分为两层:上层臭氧消毒,下层高温消毒。 消毒柜上层有一组升压电路,可将220V电压升压形成60000V上述高压使空气电离,产生臭氧。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和杀菌剂,其原子结构非常不稳定,容易逃离单个氧原子,充满消毒柜空间。当单个氧原子接触到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时,单个氧原子迅速进入细菌细胞,使细菌迅速氧化,发挥杀菌作用。 消毒柜下层有一组远红外加热元件。电路通电时,远红外加热元件加热,最高温度可调至125℃。当散发的热能照射到餐具上时,细菌和病毒受热而死亡,起到杀菌的作用。双功能消毒柜上的消毒室为臭氧消毒,可消毒塑料餐具、玻璃、纤维等不耐高温餐具。下消毒室为远红外加热元件消毒,可消毒不锈钢、陶瓷等耐高温餐具。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的消毒柜的消毒方式及工作原理。 上一篇消毒柜常识下一篇厨房设备的选购及保养 |